每天更新骂人不带脏字的狠话,骂人的句子
当前位置:主页 > 骂人视频 >

“日漫一代”养成记(3)

发布时间:2018-04-21 11:38 类别:骂人视频

对“80后”“90后”来说,国产动画在他们童年时也曾风光一时。循循善诱的《小蝌蚪找妈妈》言犹在耳,《黑猫警长》和《葫芦兄弟》在电视上循环播放,更有风格强烈的《邋遢大王奇遇记》、充满想象力的《魔方大厦》,它们曾经毫不逊色日本动漫,也是一个时代的强烈印记。

但是,国产动画的发展似乎始终笼罩在低幼的魔咒之下,它纯为儿童而生,专属于儿童,也在智商和逻辑上匹配着一定的年龄层。长大后的少年、青年们,很快将其抛之于脑后。“我们国家做动画的理念,天然地认为动画只是给小孩子看的。”爱奇艺副总裁耿晓华观察国产动画多年,国产动画的低幼化造成了将青少年和成年人动画市场拱手相让。与之截然不同的日本动漫,有着严格的年龄分类,能够满足青少年和成年人看动漫的需求,因此趁虚而入。

日本动漫产业历经百年,相比之下,国产动画显得先天不足。虽然第一部国产动画长片可以追溯至1922年的《铁扇公主》,但国内直到1993年,才开始拥有了真正开放的动漫市场。此前,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曾经出现的动画片创作高潮,可以看作是在政府收购保证的前提下,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“规定动作”。

“虽然也能精工细作地创造不少动画精品,但当时的动画人鲜有市场观念,尚未树立品牌意识,不少优秀的动画作品都只是做了一部,基本没有后续开发。”央视动画总经理蔡志军直言,这一局限只能说是“一个时代在思维上的短板”。

彼时,1979年开始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的日本动漫,却裹挟着成熟的动漫产业链。围绕某一个动漫故事或人物,日本动漫会有漫画、电视动画、动画剧场版、动画电影等各种播放方式,产业链上的策划、制作、播出、周边开发、媒体等环节,也都培养出大大小小的服务机构,专业化生产与题材多样化的程度相对较高。

“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可以培养一个连载15年的《火影忍者》。当一个成功的品牌已经被塑造起来后,围绕品牌的开发和延续就是源源不断的。”耿晓华认为,这种长线的开发仰仗于成熟的产业机制和利好的市场环境,而国产动画尚处于“春秋战国时期”,整体产业链尚未成熟,不同的市场力量之间也还需要磨合。

令人欣慰的是,国产动画曾经拥有的富矿如今被重拾起来。去年开始,《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》重归荧屏,系列动画电影的上映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,超过4000万的票房还算不错。“针对国产动画里的经典形象,我们已经有明确的计划要做持续的开发。”蔡志军透露,明年动画电影的第二部还将继续,电视版动画也会在制作上升级,“我们希望经典的国产动画形象能够陪伴新一代的孩子成长”。

至于“大头儿子等国产动画人物,是否也能像漩涡鸣人一样伴随一代人长大”,蔡志军表示,在满足了儿童动画产量的“刚需”之后,国产动画终会有一天能够“腾出手来”,着手于青少年和成年人动画的开发,“这也是动画人的责任和理想”。


发现一点点-人生感悟:人生没有捷径。

最进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