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更新骂人不带脏字的狠话,骂人的句子
当前位置:主页 > 骂人视频 >

“日漫一代”养成记

发布时间:2018-04-21 11:38 类别:骂人视频

原标题:“日漫一代”养成记

“日漫一代”养成记

“日漫一代”养成记

《火影忍者》

“日漫一代”养成记

《名侦探柯南》

“日漫一代”养成记

《海贼王》

1999年推出的日本经典动漫《火影忍者》,经过了15年700集的漫画更新后,将于今天画上句点。

多年来,每周四等待这部动漫更新,曾经是一代人成长时光里不可或缺的回忆。在《火影忍者》的贴吧里,有人这样写道:“火影的完结,不仅仅是作为日本三大动漫之一的动漫完结,而且真正意味着一代人逝去的青春。”毕竟,以《火影忍者》为代表,《灌篮高手》《樱桃小丸子》《新世纪福音战士》《海贼王》等系列日本动漫,前所未有地深刻影响了中国年轻一代的“三观”,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甚至渗入到中国动漫产业。

1 与《火影忍者》一起长大

在国产动画产业链的下游,游戏始终是一个特别的存在。在杭州做了近四年游戏策划的彭义发现,几乎所有游戏从业者都不约而同地有着动漫爱好者的双重身份。

在彭义24年的人生里,动漫和游戏始终不可或缺。他初一时接触了网络游戏,初二开始看《火影忍者》,从此一发不可收拾。十年前在湖北山区县城的中学里,少年时的自己缩在教室最后一排角落里,偷偷翻看着租来的漫画书的画面,他从未忘记。

“《火影忍者》里几乎包含了所有中学男生喜欢的元素,热血、激情,主角‘忍者’的设定有猎奇感,还会不停地修炼技能、有打斗环节。”彭义爱玩的游戏《反恐精英》乃至后来的《DotA》,也都充满了打斗场景、正邪对抗、幻术和技能的修炼。

这种当年看似无心插柳的关联,在如今的彭义看来,其实符合了作为舶来品的动漫产业的一大特征。“日本的动漫和游戏都是主要盯着青少年的市场在做,这个年龄层的青少年需要什么,就给他们什么。”在彭义看来,像《火影忍者》这类的热血动漫,几乎是一个青少年满足青春期需求的“出口”,“那是男生盛行兄弟义气、崇拜江湖式英雄的年代。他们有着躁动的青春期心态,荷尔蒙无处释放,热血的故事、充满激情的人物和战斗很容易就吸引住他们。”

《火影忍者》的故事里,主角漩涡鸣人也从最开始12岁的少年逐渐长大成青年,从初出茅庐到经历了“下忍”(指片中对忍者的一种分级)、“中忍”的考试,从村子里众人避嫌的淘气包,到担当起拯救村落的重任。彭义剖析自己为何坚持看了12年《火影忍者》,“其实是和漩涡鸣人进行着相同的成长轨迹,慢慢学习着人生的道理,走过大学、工作、社会的一道道关卡,有着相同的心情。”

他也特别指出,漩涡鸣人“吊车尾”(拖后腿的人)的设定,以及自我激励打鸡血的个性特征,其实也是热血类日漫用来“勾人”的设计。“不管是在中学还是在大学,大家习惯性地认为沉迷动漫和游戏的人都是失败者,作品里的主角同样是失败者,但却能最后逆袭、成为英雄,这满足了观看者自我代入的幻想。”彭义说,这种方法如今也被广泛地用于游戏人物的设定里,目的就是为了让玩家有代入感,“让他们在虚拟世界能够实现幻想”。

不过,尽管如今已经能够条理清晰地自我剖析,但彭义还是觉得,在人生道路的分岔口面前,他也正是得益于这种热血式理想主义的支撑,最终才能坚持选择了与本心更为接近的道路。2010年毕业时,他放弃法学的本专业,经过了半年的待业期,最终找到一份游戏策划的工作。

“这对于任何一个学法律专业的人来说,都是很难理解的事,但我做到了。”说完这句话,他有些如释重负地长舒了一口气。彭义并不是最痴迷的日漫迷,《火影忍者》《海贼王》等热血动漫的更新,他是断断续续地看到了最后,“每次看的时候都有打鸡血的感觉”。他的声音变得低沉,但很快用自嘲的口吻回忆起曾经的失败者身份,那个寂寥时空里默默坚持初心的少年,似乎一直没有走远。

2 日漫影响下的国产动画

对于投身国产动画创作的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教师马骅来说,如何为日美强势动漫文化夹击下的国产动漫找到一条出路,始终是箭在弦上却又悬而未决的课题。

马骅是动画界的“学院派”,浸淫动画圈多年,他习惯于用理性的思维分析目前国产动画所经历的一切。虽然出生于1979年,在“70后”的尾巴上与“80后”擦肩而过,但他列举起那些年看过的日本动画,从《铁臂阿童木》《蜡笔小新》《樱桃小丸子》,到《圣斗士星矢》《灌篮高手》《哆啦A梦》,再到后来的《海贼王》《城市猎人》《钢之炼金术士》,也是如数家珍。

但对于“日漫一代”这个称呼,马骅显得并不大接受,“其实对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人来说,日漫可能只是我们看到的动画里的一部分,那时候我们的国产动画还有《黑猫警长》《邋遢大王奇遇记》等很多优秀的作品。”

他更愿意把那个国产动画也能与日本动漫一较高下的时代,称作是动画的“全类型”时代,“不是吃独食,审美上也更丰富。”他对动画的热爱也脱胎于此,因而热衷的是动画这个类型的存在,并不愿意给自己贴上某种类型粉丝的标签。他多年积攒的喜好里,还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责任感:“越是了解日本动漫有多好,就越想为中国动画做些事情。”

虽然背靠动画学院,本可以“养在深闺”地只做理论研究,但马骅始终坚持着在动画一线的实践。看过多年的日本动漫,他发现有不少创作规律值得总结,比如人物设定的热血和单纯化,剧情里会加强人物对理想的认知,像《海贼王》里主角路飞有“我是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”的口头禅,《火影忍者》里漩涡鸣人则天天把“我的目标是成为火影忍者”挂在嘴边。

人物的配对关系也需要做专门的设计,《火影忍者》里有漩涡鸣人和宇智波佐助,《灌篮高手》里有樱木花道和流川枫,“几乎都是存在内在矛盾,但又有共同目标的人物关系,还要牵扯到一定的情感纠葛。”

不过,他更担心的是已经被日漫养足了胃口的观众,并不愿意给国产原创动画更多的空间。 原创动画电影《魁拔》便是一例。该片最初筹备时,他也是编剧之一。当时《魁拔》的编剧组里好几个人都是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或学生,这也被他看作是一次尽全力的尝试,“花两三年的时间去写故事,架构世界观,完全是按照一个要做十几年、几百年的动画在编剧。”但不久前,《魁拔》动画电影系列因为票房不够理想,出品方宣布无限期中止《魁拔4》的上映,这消息让他有些黯然。

“很多人不是因为国产动漫不好不去看,而是只要是国产动漫,根本就不愿意去了解。”马骅说。《魁拔》系列虽然在国内原创动画中口碑颇好,但《魁拔3》上映时,真正愿意去影院支持的人并不多。



发现一点点-人生感悟:人生没有捷径。

最进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