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更新骂人不带脏字的狠话,骂人的句子
当前位置:主页 > 骂人宝典 >

不要以为三八只有骂人的意思最好不用三八骂人

发布时间:2018-04-18 10:21 类别:骂人宝典
三八妇女节
小时候对于这个节日一直很不能理解
因为“三八”在印象中一直是骂人的话
而且还专门骂女性
怎么会这么戏谑的选在这天纪念女性
 
后来才明白
“三八妇女节”跟粤语或闽南语里面骂人的“三八”半毛钱关系也没有
 
 
 
国际妇女节的背景来自长期的社会运动,各国女性走上街头诉求自己的主张
 
妇女节最早可以从1857年的街头抗议讲起
是社会主义以及女权主义相关的社会活动
但今天不是很想谈这个严肃的话题
倒是骂人的“三八”,可以拿来说一说
 
 
 
“三八”这个词,一般人总觉得是从港台剧中学来的,并且会想当然地认为源自三八节。但据刘福根专著《汉语詈词研究:汉语骂詈小史》考证,“三八”原本却是骂北宋名人寇老西儿寇准的。据元代元怀《拊掌录》记载,北宋有个妓女美貌又乖张,人称“生张八”。然后寇准冒昧为她乞诗于排行老三的隐士魏野,这魏野可是傲得连宋真宗都请不动的,就作诗戏弄道:“君为北道生张八,我是西州熟魏三。莫怪尊前无笑语,半生半熟未相谙。”“三八”就此问世,用于骂人做事生硬背理——同出于这个典故的,还有另一个成语“半生半熟”。
 
 
所谓《拊掌录》,其实相当于一个段子集。而寇准这个少年得志的老流氓,一直就是文人们挖苦戏谑的对象。
 
至于“三八”传到港台变成专骂女人,应该是移民过程中出现的语言变异——可以佐证的是,在台湾地区,“三八”的另一个近义词,就叫做“半生头”。
 
从该文的考证,我们可以得知,骂人语“三八”和日期无关,倒是和人物有关,和“三八”妇女节没有任何的瓜葛。
 
 
 
如果你觉得这个说法有点掉书袋,还有另一个更接地气的关于“三八”的解释: 清末鸦片战争之后开放五口通商,各国开始建立使馆区以及大批洋人进入中国……
 
 
 
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,大量的外国使节、传教士、商人进入中国
 
那时洋人跟中国人的区域是有所区隔,清廷强制洋人一般时间只能在租界区,只有每月农历初八、十八、廿八这三天,洋人们能进到居民区域采买生活用品,当时就称这群每月三个八号才能看到的洋人们为“三八”
 
 
 
因为平时的生活也没有太多乐趣,每个月的这三天,洋人妇女就如禽鸟出笼,非常的兴奋,打扮的花枝招展,一群人勾肩拉臂嬉嚷闹笑
 
 
 
服装特异的洋人成为当地人议论纷纷的对象
 
洋人的出现本来就容易引起讨论,加上华丽夸张的打扮以及肆意玩闹的行为,除了吸引很多男人的注意,也同时引起许多传统妇女的鄙视,并指著她们说:这些“三八”的又来了!
 
“三八”这个词就逐渐转为对贬抑,通常指女性风骚、言语泼辣、举止轻浮、疯疯癫癫的意思。(使用时机大概等同于妖艳货色!)
 
 
现在三八通常指女性言语泼辣、疯疯癫颠
 
See???两种解释,无论哪个
和正气凛然的“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” 都没关系
不过这是骂人的话
听听就好,不要拿来骂人!


发现一点点-人生感悟:人生没有捷径。

最进热门